美洲狼尾草又名御谷。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,歷史上通常作為貢品,向皇帝進貢,至今仍有零星栽培的地方品種,如甘肅民勤御谷、湖南珍珠粟、唐河珍珠粟等。世界上栽培面積最大,分布最廣的地區是在北緯10°~18°中非與西非的熱帶草原,作為糧食和飼料作物生產與利用最多的也是非洲與南亞的一些高溫、干旱、少雨的國家。
生物學特征:
一年生,糧飼兼用型禾本科狼尾草。植株繁茂,株型緊湊,株高約250㎝,根系發達,密集,平均分蘗12.7個,最高達20個,成穗莖蘗4-6個,莖桿直立、圓型、節間短,葉片多,主莖葉片17枚,披針形,長67.2㎝,葉緣有波紋,質地柔軟、光滑、無病斑;穗狀花序,蠟燭狀,長25㎝,每穗粒數3400粒,千粒重6ɡ,單株穗重90.72ɡ,籽實灰色,米質硬性,灰白色,可食用,在北海生育日數120天,帶綠成熟,籽實收獲后,秸桿仍保持鮮綠。
產量高,在長江流域一般栽培水平10噸/畝,生育期間無病蟲害,但籽粒甜,播種和種子成熟時,易遭地下害蟲、鳥類危害,喜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,耐旱、不倒狀、適宜于長江流域廣大區域種植。品質好,粗蛋白含量高,糧飼兼用。
雜交后代,性狀分離明顯,生物產量明顯降低。因此,雜交后代不宜留種。
種植方法以及注意事項:
栽培技術要點
1整地:種子籽粒小,種皮薄,易發芽,但幼芽頂土能力弱,因此需創造良好的種子發芽苗床,精細耕翻,土壤細碎,在適宜水分情況下播種。
2播種:地溫穩定在25℃以上時播種,長江中下游地區,播期一般為4下旬至5月中旬。施足種肥,為保全苗,播前藥劑拌種或播后施毒土,以防地下害蟲危害;播種時,淺復土(播深約1厘米),以利出苗,播量1.5公斤/畝,條播或撒播均可,最好為40~50㎝行距,條播,不間苗;青貯利用時,要間苗,每公頃保苗株數7.5~9萬株。
3施肥:基肥美洲狼尾草根系發達,吸肥率強,生物產量高,應施足基肥。一般施復合肥40-50公斤/畝,或碳銨50公斤/畝、磷肥40公斤/畝、鉀肥20公斤/畝,要求做到分散施肥并翻入地土中。若用有機肥可適當減少化肥用量。 追肥:為了加快幼苗生長,在幼苗長到15厘米高度時追施尿素5-10公斤/畝,以后每割一次追施尿素10-15公斤/畝,結合中耕復土。
4管理:美洲狼尾草苗期生長慢,易被其他雜草侵入危害,所以應及時進行中耕除草,促進早發分蘗。苗期如遇干旱要及時灌溉。美洲狼尾草是需肥較多的牧草,只有在高肥條件下才能發揮其增產潛力,所以在每次刈割后每畝施尿素10公斤。